至目前为止,所有疟疾的诊断方式都是使用血液做为检测,检验的黄金准则是由医师滴一滴血液样本至玻片上,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,染色后的疟疾寄生虫呈现紫色,有别于染色后为粉红的血液细胞。像这样的血液抹片诊断,在医疗设备齐全的地方是相当直接且明确的确诊方式;然而,在偏远及物资缺乏的地方,更为简易而且快速的诊断测试才符合需求。
快速检测不仅成本较低、容易操作,同时也能提供准确的结果,但目前疟疾面对的挑战是,快速诊断测试(rapid diagnostic tests,RDTs)是侦测一种叫做 HRP2 的蛋白质,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,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已渐渐学习到不再制造这个分子,“我们现在正面对失去一个最简易的疟疾诊断方式”,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 Audrey Odom John 这么说,“疟原虫真是种狡诈的寄生虫”。
幸运的是,天无绝人之路,大自然很有可能提供了人类另一种检测方法。我们都了解,疟疾并非透过空气传染,而是透过蚊子做为传播的媒介,科学家们发现,感染者所呼出的气体中,可能藏有这项疾病传播的线索,许多研究显示,疟疾可能改变感染者呼出气体中的分子组成,藉以吸引蚊子来叮咬感染者,以加速病原体的扩散。
然而这样狡诈的传播病原方式,同时为呼气测试的发展立下了基础。
回到 Odom John 位于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室,她和团队正在比较从疫区搜集而来的两组取自孩童的呼气检体,一组感染了疟疾,一组没有。他们发现了 6 种化合物,其浓度在两组间有显著的差异。
这就是多年来科学家们积极寻找的诊断标记!因这项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期刊审核,所以团队不方便透露这些化合物的名称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依据这些化合物做为诊断的准确率已达到 83%。
当然,这样的准确率仍不及血液抹片或是现行的疟疾快速诊断测试(准确率在 90% 以上),且初步试验的样本数也仅有 35 名,但这项初步结果仍相当令人振奋,且研究团队除了这 6 种化合物之外,还有另外重大发现。
他们发现这些患有疟疾病童所呼出的气体中,含有高浓度的萜烯(terpenes),常见于松类植物所产生的香气。萜烯很早就被发现可吸引蚊子,因此当研究团队发现感染病童呼出的气体有着高浓度萜烯的存在,就意味着感染者能吸引更多蚊子来叮咬,藉以加速病原的传播。
“这项研究的结果相当让人兴奋,因为他们在同一项研究中找到两大惊人发现。”亚伯塔大学(University of Alberta)的分子生物学家暨疟疾专家 Stephanie Yanow,在美国热带医学暨卫生学会(American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)的年度大会看到 Odom John 及其团队发布的研究成果后如此表示,她认为这项发现意义非常重大,“这也说明了疟疾寄生虫有多么聪明”。
疟疾每年夺走全球 40 万人的生命,大多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孩童,这里也是最需要新诊断方法的地方。华盛顿大学的小儿科医师 Indi Trehan,自 2007 年起就在马拉威(Malawi)进行临床研究及呼气检体采样,“在这样的偏远地区,呼气检测疟疾将具有重大意义,尤其是艾滋盛行的地区,到处都充满对血液及针头的恐惧。”
下一步 Odom John 要做的,就是重复同样的试验在更多的病患身上,并将诊断流程萃炼为一个诊断设备,方便未来就地进行病人的呼气分析检测。她的团队正在与工程师们合作,进行一个名为“eNose”的计划(类似于正在开发的结核病检测)。目前,搜集呼气检体的步骤很经济简单,只需要一些管子、吹嘴及袋子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降低分析的成本。
Odom John 说:“如果蚊子能辨别谁感染了疟疾,我们也应该可以。”你认为呢?
文章转自:医脉通